闲话
什么是闲话?就是发在朋友圈/QQ空间看起来很欠打的话,以后朋友圈/QQ空间只发正常人能看懂的。 既然大部分人看不懂为什么要发出来?因为有些东西必须得自己发表出来一次我的脑子才能够把它正式的设立出一个概念,这些内容都是我在少数时刻才能有意识的去遵守、总结出来的,而大部分时刻的动物性无意识活动会违背这些内容,只有把它们钉入到我的潜意识中(至少要两周),成为常识,我才能真正完全吸取这些内容的内涵。大多数情况,这些话在半年后会过来看会觉得羞耻。(为什么呢?) 总而言之 这里的内容主要是用来说服自己
2024.12.9
1.人脑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神经网络有类似的结构,与此相似的是,如果人脑也一直输入垃圾乃至有毒的信息也会变蠢。如果学的是有问题的信息,那么学越多越是de education。现在越来越能感受到聪明和智慧是两回事,后者是长期输入优质信息、有价值的经历训练出来的,这也就是某些领域这么看重“履历”。
2.尽管一些事物看起来复杂且困难,但如果它们对自己有意义、有益,应该以一种好奇和享受的心态去饶有兴趣的“玩味”它,而不是因为觉得难如登天无路可走以抵触和恐惧的情绪去回避。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人放弃一些自己其实很有潜力的领域的原因,因为我知道很多中学的环境(高中奥赛圈尤为明显)很喜欢搞拿一些东西去显摆装B、膜大佬、造神的行为,来把人先入为主的划分为三六九等玩这种优越感符号游戏。这样在人的早期会给人留下一个心理感觉很难就发怯的印象。(像那种老虎狮子和狗一起长大就一辈子觉得打不过狗的行为模式)
想要长期发展的人不可能一直沉浸在一阶享乐里面的,就像小时候爱喝碳酸饮料等非常甜的东西,但是年纪稍微大一点就觉得腻的恶心,口腔里面反起来怪味。反而开始去品味小时候觉得苦的咖啡、茶叶(注:世界前三大饮料咖啡、茶叶、巧克力都是苦味)里面的二阶、三阶味道了。只要入了门,会发现万事万物都有学问,都有值得玩味的乐趣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4.12.11
3.对于上一条进行另一个角度具象补充,可以将做事情、达到目标想象成化学反应,我们应该尽可能去引入一些催化剂,来降低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用一些“哄骗”自己脑子的方法让事件先运行起来。一旦开始运行起来就会自然的产生反馈让整体运行下去,而不是一开始就因为害怕来刻意的增加“活化能”让它动不起来。万事开头难也蕴含着这个道理。
2024.12.12
4.许多的学科似乎都是研究其静止结构或者动态系统运转的,我猜测“xx学”内涵是以研究xx系统静止结构或者动态系统运转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一般还带有点乐趣,否则人们不会主动去做。数学是一个个概念的静止结构组成的,各类语言学是自然语言搭建起来的结构,使用语言就是其动态的运转,再加上语言的演化可以加一个维度。
5.要与歇斯底里的大众网络舆论划清界限。这是一种由于涌现过于迅速而尚未被研究清楚的、毒害巨大的现代病毒。它源于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从而使其凝结与泛化完全不受控制。尤其是现在的中学教育越来越刻板、严格,本应是教育家治校而逐渐变成了资本家治校,管理层逐渐仅仅追逐利益,不负责任的把中学本来应该进行的育人环节全部取消或是推给大学,进一步产出了无数的巨婴到大学里面,而在大学里面社会运行的规则又是不设防的向他们展开,相较于曾经轻松社会化的中学氛围,当代的年轻人更易受毒害。首先,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因为在幼年总是被教育说向谁谁谁学习,似乎周围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榜样都比自己优秀,都要向他们学习,因此也会产生一定的盲目从众。其次,网络空间里允许每一个粒子能够产生与自己数量不成比例的影响行为,而现在那些精神病态的人总是可以发表最多的言论。另外要学会隔离,什么是隔离?一直和某些事物混在一起,就会看不真切,认为这是本就应该的,从而得过且过,就算自己产生了毒害也浑然不知。所以如果觉得做什么事情和哪些人在一起有不适感就直接与其悬置隔离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再回过头看,自己的潜意识就会迅速的对其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利害关系也可以更好地看清楚,也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不是站在什么制高点笑话谁低级,而是长期与自己意识不到有问题的东西混在一起,人就会被困住一个势阱里,从而跳不出来放弃自己还能够继续发展的机会!人的潜能永无止境,止步不前绝大部分只是和自己困住了!建议搭配第一条看。
2024.12.16
6.三重脑模型最初由美国神经科学家Paul D. MacLean于1960年提出。三重脑是大脑的一个极度简化模型。基于脑结构在进化上出现时间先后,三重脑模型将大脑划分为爬行动物脑(reptilian brain)、古哺乳动物脑(或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和新哺乳动物脑(或新皮层,neocortex)。虽然该理论有争议,但是人脑的结构是从低级上面堆叠高级脑区是实际存在的。同理,人类的神经系统也分立了理智和动物性的两部分,两者也是分立的。二者像骑着大象的小男孩,小男孩是理智的部分,大象是动物性的一部分。小男孩无法用强力驾驭大象,只能以合作的方式来影响整体运动。所以希望通过理智把动物性强行扭过来是不现实的,但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任由动物性的爱欲成分随意发展,只要能够在自己理性的时候合理去分配、驾驭引导动物性的爱欲成分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024.12.21
7.必须尽早尽快清除并远离某些极其有毒的群聊义兄弟文化带来的遗毒,这些群聊刚开始凝结总是因为某些泛泛的爱好,把那些急需廉价情绪价值的人放在一起,刚开始发言貌似很正常。逐渐就会由于部分个体的逐步引导逐步走向极化,从而进一步提纯。舆论氛围逐步变为歇斯底里的没有严肃性的降智内容。从而将人的思想也带向偏激,影响整个人的生活。这是新时代的意识病毒,是发展之中长出来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的智慧给出路径克服。
2024.12.22
8.为什么要写博客的另外一个原因:通过创作(虽然很多转写并不算创作内容)姑且称为完成一个项目,来学习以及搞清楚自己一直想不清楚的内容,这一个过程实际上并不是把自己的东西倒出来给别人,而是自己在和别人共同学习的过程。姜文拍《鬼子来了》很大的一个动因是想搞清楚人性,通过完成这么一个项目的死目标来提高自己的了解、能力等隐含的一些活的内容,而不是自己已经站这么高向别人来输出一些内容的。
9.作为保研生,大四一年可以说是来之不易的窗口期,尤其是我把本科内容学完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做的情况下。现在距离研究生入学还有将近大半年,这段时间的主题我给自己定的主题是健康+蓄势。
首先是身体健康,因为高中和本科一直在透支身体不怎么锻炼,我需要通过这个时间把缠绕身体多年的问题纠正过来。首先是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的超重,一直介于肥胖和不瘦的体型来回波动。当然最近两个月我已经把肥胖解决掉了,现在是体脂率15%的标准体重,当然我还是希望有更低一点的体脂,矫枉过正。另外一个是增肌,通过提高肌肉量来提高基础代谢水平从而让我多吃也不胖。话说我本来肌肉量其实就不少(脂包肌),还因为减肥掉了一点肌肉,最近是开始加大力量训练的量来增肌。另外一点是头发,尤其是大三阶段再加上我长头发容易拽下来,掉了非常多头发,大一大二其实掉的也很厉害,但是大三这次掉出了M型脱发,我可不想秃顶,太丑了!所以从去年过年开始连续涂抹米诺地尔,至于非那雄胺我不是太敢吃这种东西。现在M型区域长出来绒毛了,至少应该还得用个两三年。
另外一个部分的健康是精神卫生,我最近在一直剖析酝酿我个人历史上由于自我发展产生的非常多不自洽、不健康的精神行为。当然我不认为我是怪胎,因为每个人都有点心理精神毛病,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会涌现成大问题,我现在是为了我的下一部分工作学习做铺垫必须要把这一部分克服掉。也看了一些社会、心理行为的书,目前已经想通了一些事情,具体相对于整体来说是完成多少,我也没法说。了解自己总是最难的事情!另外一点我一直在思考外界对我有哪些影响对我其实是负资产,深刻揭露批判后,然后尽早远离这些部分。
蓄势的部分,首先是我现在开始要做一些把我的过往历史资产盘活。我通过上文描述的对自己的反思,感觉到自己的本性与天性是适合研究东西的,只不过被某些历史时期并不适宜我的外界环境所扰乱了,从而走上一些错路。当然这也一部分归因于个人性格需要把所有底层逻辑摸清,所以前期需要比别人下更多的功夫再来见效从而前期不太吃香的原因。从高中开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我曾经本性上拥有的很多有益的品质和能力被埋没了,现在我做的就是需要把过往的这些资产盘活,这将对我不久的未来非常有用。另外值得插一句嘴的是,我过年回国的时候决定去阳泉一中做个分享(喂喂喂,明明我这都差了多少辈分的老逼登还在高中生面前晃什么晃?),本来不想去的。但是我觉得应该通过一个项目来把自己过往的得失成体系的反思一下效果会更好。另外我在本科结束的时候,作为已经跳脱出高中与大学连续两个阶段的老人可能对于中学究竟应该怎么过能有更清楚的想法。这样可能对高中生有更好的获益,现在回想我刚上大学给高中生做的分享都非常肤浅。另外一个蓄势是现在还没开始正式读研究生,时间还算相对轻松,之后就会专精于某一个课题了,所以现在我要抓紧时间储备更多的通史内容。所以最近在狂读一堆历史、社会、哲学、科普的书,以后不知道有没有时间了。我知道我的性格是需要各类学科对我整体神经系统进行充电的,其他学科看似不相关的很多内容也会对我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2024.12.23
10.健身有感:最近痴迷练肌肉,接触到两个概念:神经疲劳和肌肉疲劳。前者是你神经系统使唤不动肌肉了,导致你肌肉其实并没力竭但是依旧没达到训练量。这么一个小问题我认为值得引申反思一些内容,是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气氛(我认为和改开有关,当然改开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一个事情不可能完完全全的好,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坏)有时会忽视一些神经性的内容,导致太过机械功利了。我不想扯一些老掉牙的那些微信公众号看似深度思考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就讲一点,有没有可能性格驱使人能力的发展就在这里。实际上每个人基本身体神经系统硬件,说穿了智力,差距没那么大。神经系统会倾向性产生爱欲,让你想做什么事,不想做什么事,也就是满足了神经。你做事实际上是在训练机体/思维,也就类比于“肌肉疲劳”,能让你某个身体部位活动运动起来从而锻炼其能力。当然时间长了也肯定会反过来影响你的神经系统,这个问题我还没太搞清楚,酝酿酝酿再说。
2024.12.24
11.从天文爱好者与天文学的关系看其他学科,虽然占着同一个学科名,但是差距太大了,一个玩的是流星雨、观星、星座学说。另一个就不太好评价了。当然后者会不会培养出来真正的科学家真正激发出来兴趣呢?还是仅仅培养出来了一大批博物学家,或者又是仅仅培养出来一堆科学拜物教信徒(民科)呢。或许两个都对,在任何体系里面都会发生概率分布的。
2024.12.26
12.现在一些觉醒家们喜欢煞有介事的cosplay鲁迅,装成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去给自己的问题找借口,说什么本科教育已死,学不到东西。我也不是承认现实有不少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总是上来先赖环境有点差生文具多的感觉。不是先想着怎么把手里牌打好,估计这些人脑子里想的教育应该是高级培训班,光是学什么什么技术。
我也认为同济海院开课有问题(不代表同济大学整体不行,我体感觉得教学最好的应该是建筑、设计方面的院系),但是经过四年的海洋科学与地质学缝合培养方案学习后。我现在去回看一些内容会发现我的脑子已经被训练成了完完全全理学/自然科学的脑回路。首先是前段时间准备校内的海洋知识竞赛(混个奖加创新学分混毕业),海洋知识竞赛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内容,不光是有自然科学,海洋法、海洋技术、海洋史这些也占了很大部分内容。会发现我自己记忆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点很快(当然我现在想了一下也有我高中生物竞赛的功劳),甚至是以前没见过的纯化学方面的内容。至少是很容易理解,而对于海洋法、海洋技术、海洋史,记多少遍也不会。
另一方面,我在东京这边做的是工程方面的科研课题,和我本科以及研究生的路径区别还蛮大。但是就是做起来很坐牢,有点小时候赖着不想写作业的感觉。前期了解其机理以及和理学相关的领域还行,现在我正在跑机器学习模型就开始嫌烦了,觉得没意思。
因为尝不到理学带来的那种剖析原理的一层层的痛快感。相反我四年前念念叨叨最讨厌的数学,由于在自然科学当中的各种实践与探索积累了我的眼界,能够尝到一定形式科学的乐趣了。我最近居然可以津津有味的自学统计物理和哈密顿力学与辛几何了。看来这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物理、纯数学以及哲学应该是积累比较厚的情况下的一种玩具,而不是什么拿来装逼显摆的大宝剑,我认为后者是搞不出来名堂的。(中学我周围所有搞“物理竞赛”的人都这样,反而课内物理四五十分的水平)
2024.12.27
13.要大力提倡“因兴趣而生的‘不松懈’”!
2025.1.3
14.先穿裤子再穿鞋,先当孙子再当爷!我发现我刚开始学陌生且困难内容总是想奔着直接成为大师的角度来学。比如:看到一个公式,还没等记住就得想这是什么样的脑子才能推出来?然后开始评估半天,这样会把自己吓退。我现在试验先规规矩矩当孙子扎实把它了解清楚了再去思考更高阶的内容,或许真到那个时候并没觉得很高级,有点像所谓的《怯魅》。想想中学怎么学不会的物理、数学规律现在一看都觉得是常识。
2025.1.4
15.合理调动动物性,保持动物的野蛮能让自己动起来,要与其充分合作。从而更好满足自己理性的需求。理性是软件,动物性是燃料,身体是硬件。三者得完美协作才效率大,后两者更为重要,因为没了人就不能活了。没了第一个倒也行,看好多每天傻子活的反而开心。但是你要是强调第一个就必须关注后两个了,后两个都是短板效应。打个比方,为什么Mac电脑看着配置也就那样,但是运行效率秒杀看起来似乎很高配置的其他Windows电脑,因为硬件、能源系统也是苹果自研的,人家三位一体就能够跑的更好的效率。 16.有许多网红火了之后“飘了”,认为自己吃到的红利是自己的本事,或者是运气不好就认为自己有什么缺陷而妄自菲薄。其实未必是他们没文化还是怎么的经不住诱惑,可能很多所谓高学历的也这样,其实从身边能看到很多这样现象的影子,这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清楚认清自己的人确实厉害,我多花点时间思考这方面内容。
2025.1.6
17.发现自己的状态会在不停的想说话和一句话都不想说的两个状态来回横跳,对于现实旁边有人的情况是有时是不停的说话有时是一句话不说,对于现在的情况(完全无社交情况,无论是现实还是网上)就是在想乱发朋友圈和完全一句话也不想发的状态之间横跳。感觉研究这两种状态能拽出来一些值得研究的内容,它们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能窥到自己或者是人类的一些神经回路机制。(为什么感觉有点像郁躁症)现在至少观察出来一条,我要是沉溺在做一个研究项目里面就一句话也不想说了。 18.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初始条件的细微变化,会导致不同事件发展的顺序,有显著差异。常见延伸的看法是: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且巨大的链式反应。所以在做事之前就要保证第一步就是正确完全没有问题的,否则问题会随着步长演化进行累积,最后没法处理的。而且第一步就做对做成功做的有效果会对你有巨大的反馈,就算后来看其实这个第一步不算什么。这样会促进你继续往前做东西。
2025.1.7
19.训练把脑子尽可能保持清楚,不可能绝对上帝视角,但是至少要保持向好的趋势,减少被爱欲、愤怒、嫉妒和恐惧蒙蔽双眼。
2025.1.11
20.“我们消费的信息和我们摄入的食物一样重要。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我们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我们如何理解他人。”——伊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Twitter创始人 21.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找到突破性知识的能力,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信息过载的时代,成功者都是如何淘金的?》
2025.1.12
22.五月下旬夏令营结束后曾经就导师对我的建议进行过反思,当时我想出来的目标是割掉高中遗留的衡水毒草。现在已经经过八个月,经过了一系列反思与输入信息,似乎现在已经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现在看来更大的问题其实是大学遗留下来的毒草。
包括不限于男大学生、男网友特有的(女大学生玩的是另一个形式,大家都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高级,我不是女的对我内部影响不大所以我就不提了)群聊、烂俗政论(泛指一切无效讨论,天天聊聊聊的内容看起来在思考,其实全是失真化的垃圾内容,和现实世界相差甚远,一旦和自然、社会科学本质的内容脱节,那么去玩那些人为有意识创造的系统是越玩越傻的)、性压抑(特指被害妄想还有装可怜自己是弱势群体)、视野狭小、沉溺虚伪流俗义兄弟情绪价值(不要误会,这里没有扩大化到正常朋友情谊的范畴,而是专门指大群聊天天无效聊天、有病的人逐步聚一起,前者是健康有益的)等内容,这部分的信息实在太少,以至于我用语言描述都困难。虽然我没有成为其中一员,但是我是一直和这些群体接触并受其影响的。经历过一些事情,以及观察他人的情况,我已经深深意识到其有很严重的危害性。
这些才是更大的问题,因为它们扮演的是一种鸦片的角色,能让你在一定程度上上瘾,青年人又喜欢歇斯底里的特立独行叛逆,故意去拥抱一些有毒但是足够叛逆足够酷的内容。这有点”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意思,因为越到后期涌现的问题更难解决,这需要去牵动你的一些”底层代码”。我也观察到了不少人包括所谓的高学历者直接卡在这一步被俘获陷入困境了。(有点第二次刘易斯拐点的意思)
读研还剩下八个月,前八个月已经自我感觉把高中流毒肃清的差不多了,剩下八个月把2020年以来遗留的问题集中攻关。当然其实现在我看自己状态其实已经有所进步了,发力和进步是有个延迟的时间差的。
2025.1.13
23.列宁同志有云:“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权力加全俄电气化”,似乎只要电气化、吃上土豆牛肉就已经是共产主义了。可能他们那个年代看来确实是好生活,但现在看来确实是太过高估人类的欲望需求了,这是无止境的。这跟我一样也是在某些情境下乐观而产生人定胜天的念头。可能人类最大的威胁还是自己,自己所带来未知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如果有些时候我是对自己的理性与能力还是部分高估的话,那么看待其他人也这样要求那是太过高估了。我也是会对自己的能力精力与理性过于乐观,从而犯错误或者对自己造成弄巧成拙的麻烦。
24.想法:如果还希望自己有发展的潜力,就不要把万事万物只沉溺在一个简单的结构里面理解(例子:政治光谱、不可能三角),简单的结构解释一些东西存在是必要的,这能够帮助人初识上手一些东西。当然你日常拿来玩玩满足一下自己低级趣味也不错,但是不要入脑觉得这就是科学或者是实在的知识。但是一直沉迷这些人为简化过的东西大脑里的神经系统也会仅仅向这个层次收敛,从而丧失更多可能性。可以联想到的一点,网络上总讲为什么做题家没有性张力?潜在的一个解释可能是他们仅仅对于做对题拿到分数感兴趣,甚至不是对题目本身有兴趣,也更不是对题目背后所蕴含知识感兴趣。如果一个人真正对一个有血有肉的事业迸发出来热爱,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张力”。
2025.1.22
25.如果人的爱欲是最大的动力源,这就像训练狗时候奖励机制的那块肉一样。这就要看这个爱欲贴在什么物品上面,就会把人引导向某一个方向去运动,不光是自己肉体物理上的运动,也有更为深层对于自己神经系统的塑造。如果一个人的爱欲贴到了某个男明星上,这就塑造了一个追星族出来。如果一个人爱欲贴到了某一个实在的物品上面,那么他会成为一个博物学家或者是收藏大家。如果一个人的爱欲贴到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统一理论上面,那么他很有希望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如果你又什么梦想,那么可以试试在理性的状态下合理的去操纵与引导自己的兽性,让它在没有意识到从而排异很轻微的情况下能够引导你一步步走向你想要的效果去。我姑且把这称之为“潜意识工程”。 26.人脑做思考创新和推理工作还不错,但是内存和显存感觉没电脑那么高效。尤其是很难进行并行工作,单核性能很好,但是无法进行多核处理。那么这个时候需要在体外进行一些多核方法辅助,比如创建一个信息系统进行决策。这一个思考的过程就会高效特别多,而不是把许多的算力放在梳理掰扯信息是否准确上了。常见的信息系统有思维导图、地图、管理一体化系统等。